词语 | 浮石 |
书法 | 浮石是什么意思: (1).山名。在 东海 。《楚辞·王逸<九思·伤时>》:“观 浮石 兮崔嵬,陟 丹山 兮炎野。”原注:“ 东海 有 浮石之山 。” (2).山名。在今 江西省 南康县 西,形如覆钟,水环其外。 宋 苏轼 《留题显圣寺》诗:“ 浮石 已乾霜后水, 焦坑 閒试雨前茶。” (3).岩浆凝成的海绵状的岩石。很轻,能浮于水面,故名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仙药》:“亦可以浮石水蜂窠化,包彤蛇黄合之,可引长三四尺,丸服之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地部一》:“ 闽 有浮石,亦类羊肚,而败絮其中,置之水中则浮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石一·浮石》:“浮石,乃江海间细沙、水沫凝聚,日久结成者。状如水沫乃鐘乳石,有细孔如蛀窠,白色,体虚而轻,今皮作家用磨皮垢甚妙。海中者味咸,入药更良。” (4).石磬。 唐 张仲素 《玉磬赋》:“练嚮而鸣球可谐,还和而浮石非匹。”参见“ 浮磬 ”。 浮石的行书书法图片(8种)
浮石的楷书书法图片(11种)
浮石的草书书法图片(6种)
浮石的隶书书法图片(4种)
|
随便看 |
书法词典为集字作品,已收录胡问遂、翁闿运、田英章、骆恒光、荆霄鹏、庞中华等古今名家的250630个词语的书法作品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词语的行书、楷书、草书、隶书等书法字体,是您研究和学习书法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