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四六 |
书法 | 四六是什么意思: 文体名。骈文的一体。因以四字六字为对偶,故名。骈文以四六对偶者,形成于 南朝 ,盛行于 唐 宋 。 唐 以来,格式完全定型,遂称“四六”,也称四六文或四六体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章句》:“若夫笔句无常,而字有条数,四字密而不促,六字格而非缓。或变之以三五,盖应机之权节也。” 唐 李商隐 《<樊南甲集>序》:“作二十卷,唤曰《樊南四六》。”骈文以“四六”为称,盖始见于此。 宋 邵博 《闻见后录》卷十六:“本朝四六以 刘筠 、 杨大年 为体,必谨四字六字律令,故曰四六。”参见“ 駢文 ”。 四六的行书书法图片(8种)
四六的楷书书法图片(11种)
四六的草书书法图片(6种)
四六的隶书书法图片(4种)
|
随便看 |
书法词典为集字作品,已收录胡问遂、翁闿运、田英章、骆恒光、荆霄鹏、庞中华等古今名家的250630个词语的书法作品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词语的行书、楷书、草书、隶书等书法字体,是您研究和学习书法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