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牛口之下 |
书法 | 牛口之下是什么意思: 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夫 五羖大夫 , 荆 之鄙人也。闻 秦繆公 之贤而愿望见,行而无资,自粥於 秦 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 繆公 知之,举之牛口之下,而加之百姓之上, 秦国 莫敢望焉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举难》等又载有 宁戚 饭牛得到 齐桓公 赏识的事。后以“牛口之下”、“牛口”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名实》:“故明君勤於招贤……或举於牛口之下,而加之於羣僚之上;或拔於桎梏之中,而任以社稷之重。” 明 何景明 《蹇赋》:“ 寧戚 贱牧兮, 桓公 乃勃焉举於牛口。”参见“ 牛角之歌 ”。 牛口之下的行书书法图片(7种)
牛口之下的楷书书法图片(10种)
牛口之下的草书书法图片(5种)
牛口之下的隶书书法图片(4种)
|
随便看 |
书法词典为集字作品,已收录胡问遂、翁闿运、田英章、骆恒光、荆霄鹏、庞中华等古今名家的250630个词语的书法作品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词语的行书、楷书、草书、隶书等书法字体,是您研究和学习书法的有利工具。